张树华:更加积极有为地促进共同富裕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学术研究>> 正文来源:跨文化研究中心 日期:2021/03/20 13:47:09 阅读次数:86

       宏伟壮丽的蓝图已经绘就,美好的发展远景已然呈现。《纲要》将“更加积极有为地促进共同富裕”作为2035年远景目标之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需要我们脚踏实地、积极进取、主动有为,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

       从政治的高度理解新发展理念,以更大的决心推进共同富裕。新发展理念是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观念、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新发展理念的核心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明确了未来发展“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彰显了鲜明的人民至上的发展导向。

       人民群众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最深厚的基础和最大的底气。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统筹规划,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以更大的决心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一定能够把14亿中国人民凝聚起来,共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综合施策、多措并举,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新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的问题更加关注。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根据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更加精准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更加精准务实的举措,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努力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努力缩小地区、城乡和收入差距,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健全国家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快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着力增强非基本公共服务弱项,努力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围绕教育、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社会服务、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优抚安置、残疾人服务等领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明确国家标准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推动标准水平城乡区域间衔接平衡。按照常住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统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和共建共享,促进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边远地区和生活困难群众倾斜。

       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区分基本与非基本,突出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保障中的主体地位,推动非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样化。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公建民营、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参与公共服务供给。在育幼、养老等供需矛盾突出的服务领域,支持社会力量扩大普惠性规范性服务供给,保障各类机构平等享受优惠政策。

       技术赋能,推动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通过“一站式”中心、多元供给和立体化集约化机制等,共促公共服务便捷高效。打造一网通办全程业务的“智慧高效服务”新模式,大力推广网络自助服务,让广大城乡群众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到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

       坚持问题导向,科学精准、靶向治疗,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老大难问题。加快解决人民群众上学、看病、住房等方面的“难”和“贵”问题以及日常生活中办事难、办事累等问题,以精准有效的政策化解社会普遍关注的难题,建设高质量的公共教育体系、医疗保障体系、住房保障体系等。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张树华